金維軟裝獎(簡稱:金維獎)作為上海國際設計周組委會發起的中國軟裝設計大獎。為積極響應“胸懷天下、服務工商、擔當實干、追求卓越”的貿促精神,上海國際設計周以“放飛創意,讓生活更美好”為目標與使命,通過挖掘軟裝陳設設計行業優秀力量,凝聚更多更好的創意設計引領家紡行業創新和軟裝產業轉型升級,讓好的軟裝設計真正走向大眾,全面提升中國軟裝行業的市場競爭力,推動中國軟裝行業創新性發展。
1.金維獎·年度入圍獎 100名
2.金維獎·年度全國十強 10名
主辦單位:上海國際設計周組委會
承辦單位:潤京展覽(上海)有限公司
面向軟裝設計行業的設計師
酒店空間、住宅空間、辦公空間、餐飲空間、娛樂空間、商業空間等室內軟裝設計應用類作品。
1)登錄官網獎項報名專用通道“http://www.whxuguang.com/awards.html”,進入“金維軟裝獎”參評頁面,完善個人信息及上傳作品資料;
2)上海國際設計周官方微信公眾號(DESIGN-SIDW):進入上海國際設計周公眾號的菜單欄,點擊“獎項參評”;
參評者申報資料要求:
1)個人履歷:500-800字,含從業時間、個人職務、擅長風格、設計理念、代表作品、社會榮譽等;
2)個人形象照:jp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大小不超過5M;
3)個人身份證掃描件或照片:jpg格式正反面,不對外僅作為組委會核實信息;
作品要求:
1)項目代表作品必須是2025年09月30日之前已竣工的室內軟裝設計項目(不能重復提交往屆獲獎作品);
2)參評作品為本人的主創作品,具有完全版權和使用權;
3)設計說明:包含項目基本信息+設計理念+各空間項目介紹,不少于500字;
4)項目要求:
①需提交項目的實景圖和平面圖,實景圖包括整體空間圖、局部空間圖(提交效果圖資料視為無效的參評數據);
②項目圖片為JPG格式,無水印,每張圖片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大小不超過5M;
③項目圖片不得少于10張,不超過20張圖片;
④項目視頻為MP4格式,最長為3分鐘,文件大小不超過200M;
⑤同一作品每年不超過兩名設計師共同申報,不同設計師不能提交同一項目作品。
?參評日期:即日起——09月30日
?獎項評審:10月01日-10月10日
?獎項公示:10月15日-10月30日
?年度盛典&收官之戰:12月04日-12月07日
1、實用功能:設計科學、功能合理,符合專業規范要求;
2、創新表現:具有獨特的原創性設計理念,創新特征明顯;
3、風格美學:給人以美感,可陶冶情操,增加用戶受眾的美感體驗;
4、情感和象征內涵:出色的人文內涵、突出地域的文化藝術特色;
5、新材料應用:體現生態文明,符合環保要求。
2、賴亞楠:北京賴亞楠空間設計事務所設計總監、著名家具設計品牌DOMO nature創始人、北京杜瑪裝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設計總監、北京杜瑪壹家家具藝術有限公司設計總監、北京宓旎文旅創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創意總監、北京聯合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
3、孔武:深圳市孔武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原創家具品牌[物本造]品牌創始人&主創設計師、[深圳特驅]設計師品牌聯盟主席、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執行會長、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家具與藝術設計學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導師;
榮譽認證:獲得由上海國際設計周認可并簽發的【金維軟裝獎】資質證書和認證標識;
課程培訓(費用另議):1)將有機會獲得由中國貿促會商業委員會與中國貿促會商業委員會創意設計產業發展中心聯合頒發的中國軟裝設計師初、中、高級證書;
作品年鑒:全國榜獲獎作品入選《2025-2026上海國際設計周設計作品年鑒》,擁有整頁篇幅的設計師及作品簡介,搭配簡短訪談及個人形象照;
媒體推廣:獲獎者及其作品將會進行線上、線下展示,并通過上海國際設計周星媒產業合作伙伴對外發布和傳播,獲取千萬級流量曝光;
頒獎盛典:有機會獲邀出席上海國際設計周暨中國設計師嘉年華系列活動,進入設計領域頂尖圈層;
巡回推廣:有機會獲邀成為2025上海國際設計周獎項啟動禮、頒獎典禮、設計師沙龍、座談會等系列活動的全國巡講嘉賓。
? 參評者參加”2025金維軟裝獎”線下系列活動的交通、食宿費用自理;
? 入選“2025金維軟裝獎”的獲獎者將于2025年12月04日-07日出席“2025金維軟裝獎”年度盛典,參評組織運營方將提前派發參會嘉賓專屬證件;
? 設計師報名全程免費,主辦方不以任何名義向設計師收費,也不允許任何運營方以任何名義向設計師收費。
1) 參評者申報即視為已完全了解并接受包括本規則及其解釋在內的各項條款;
2) 所有參評者享有同等參與評獎、監督、建議的權利,大賽組委會負有被監督、聽取建議的義務;
3) 組委會對參評作品擁有完全的印刷、宣傳、展示等權利,參評者無權向組委會主張獲得任何補償、報酬、費用承擔的權利;
4) 參評者必須對所參評的作品擁有知識產權和版權,不得存在任何知識產權爭議。如其他方對參評作品提出版權方面的爭議,則由參評者自行處理并承擔一切法律責任,如大賽組委會因此被卷入糾紛,所造成的一切損失由參評者承擔;
5) 如大賽組委會、參評者或參評者之間因為參評事宜發生任何爭議,各方首先應當協商解決。如果各方在書面申請協商解決三十天內,仍無法達成協議,爭議應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解決。所有文件以中文為準,英文僅供參考之用;
6) 如未能評選出合適的參評作品,大賽組委會保留不頒發出任何一個獎項的權利。
*組委會在法律許可范圍內對以上說明享有最終解釋的權利。
聯系人:彭老師 聯系電話:13040600884(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