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
深圳市派尚環境藝術設計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 首席創意總監
【 1 項目定位——作品獨有的設計策劃與定位 】在文旅度假泛濫的浮躁時代,我們的設計團隊潛心解密漓江山水,為山谷里的居民打造一座獨一無二的圍爐生活館。在圍爐山谷生活館門頭鐫刻著一個消失了很久、意蘊悠長的名字——「山水清談」。在動蕩的魏晉,文人野放山林;魏晉竹林七賢,清淡半生自在。 魏晉將中國之美推向高峰 ,留給后世永恒的審美典范。 我們嘗試將自然與藝術的陶養,獻給圍爐山谷中的人們。【2 空間場景——作品在環境風格上的創新點】 該項目地處桂林市西南郊,象山區二塘鄉九美橋以西 2.5 公里,佛殿村與嵅村之間,為桂林城區中的象山區、雁山區和臨桂縣城的交界處,隸屬象山區二塘鄉。北距桂林市中心約 12 公里,南距陽朔約 50 公里,桂陽公路西向 2.5 公里處,桂林大學城雁山新區北端,泛臨桂新城區的東端。圍爐山谷的所在地,群山合抱,林木青蔥;周邊田園阡陌,雞犬相聞。這里,擁有桂林城徽象鼻山的象山區,曾被CCTV評選為最美中秋觀賞地;水可以直接飲用,年平均氣溫19℃左右。這是一個有洞察力、有偏好性、有區別感的度假項目,這個項目并不營造花里胡哨的繁雜景點,一切的定位與空間,都聚焦在「聚假」的生活方式上,展現和提供一種不同于此前的生活方式,引導人們投入到情感場域中,喚醒人們對情誼的珍惜。【3 空間布局——作品在空間布局上的創新點】漁火捕魚是陽朔民間傳統的夜間捕魚方式。每當夜幕降臨,漓江邊的漁民們乘上竹筏,點亮漁火,帶上幾只鸕鶿,成群在江上捕魚。江面上,漁火穿梭如流螢飛舞;夜幕中,漁歌陣陣似天籟縈回。我們將這最鮮活的漓江漁火風情,譜寫進這部空間交響樂的序曲篇章。山水清談,圍爐夜話。人與人漸漸疏離的當下,我們依然渴望圍爐而坐。山水有相逢,能飲一杯無?建筑是有形的故事,房子是生活的容器。我們在這里打造的,不是一棟棟房子,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圍爐是形式,聚假是內核。洽談區選擇了下沉圍坐的沙發形式,以內嵌地面的霧化壁爐為中心點,形成圍合式洽談空間,配以舒適的木質、藤編家具,以漁家圍爐的概念打造一個讓人感覺溫暖、輕松、融洽的洽談空間。【4 設計選材——選材上的創新點與低碳】洽談區天窗位置,設計師創新的以漁網作為材質,打造了一個大型的、會呼吸的、具有生命力的環境雕塑。巨大的冷色調網狀結構在空中漂浮,材料輕盈通透,隨風起舞,自由變幻形體,它回應著自然界的風光水影,和大自然呼吸的脈搏。二樓夾層特意選用了白色漸變的玻璃,遠遠看去,仿佛喀斯特地貌間,常年纏繞山腰的霧靄,晨雨時分霧氣彌漫、水汽氤氳的漓江江面。玻璃漸變加深的效果,除了視覺美感,還遮擋了內支撐結構更顯輕盈同時亦考慮到了對高處女性行走時的視線阻擋和禮儀。而玻璃樓板的工藝做法,也減小了樓板結構厚度和重量。【5 用戶體驗】在這個尺度開闊的空間中,漁網藝術裝置冷色調的通透光感,映襯著這個空間中的「水霧」,讓置身其中的人,真正知道了水的妙處為何無可言表。
你可能對這些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