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葉秋
在第二屆藝術與設計創新未來教育博覽會上,米蘭理工大學以“設計未來的設計教育:批判性、可持續性、協作性”為主題,從“大、中、小”設計尺度,全方位展示了100多份中國學子的設計作品。 今天,設計的核心、內容和邊界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設計的關注點正在從“造物”轉向“服務/體驗”,從“有形”轉向“無形”,從“可觸”轉向“不可觸”,從“目標和對象”轉向“思維和方式”。設計既和“衣食住行、柴米油鹽”打交道,也是解決“經濟危機”“社會創新”“教育公平”等抗解問題的方法論。此次設計形成了從大尺度的“城市和規劃”到中尺度的“建筑和景觀”再到小尺度的“服務、室內、產品”的完整設計生態鏈,三個尺度的作品在展覽中均有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