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上海思序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主持建筑師
存量市場下的山地校園更新,城市更新下的老校價值重塑 隨著城市建設從增量向存量轉變,城市管理從粗放向精細演化,“城市有機更新”“既有建筑改造”“土地復合使用”“反自然建造的修正”等話題成為討論的熱點。城市快速發展的道路機動化與住宅高層化,讓老校區與新城市之間的關系矛盾重重,玉溪生態實驗小學即是在如此背景之下的設計案例。基地位于玉溪中心區域,地勢西低東高,場地高差達15米,地形極為特殊。 化解高差既是核心難題也是解題思路。破題之舉便是因地制宜,將化解高差和保護生態的兩相融合,變不利地形為自然山勢共構相融的校園空間特色。設計關注點是新老建筑的融合,教學建筑和山地環境相嵌,構建校園空間的全新敘事體驗。設計策略是在保留改造原有建筑外立面的基礎上,增加建筑主體,依據地形將主體架設于山體之上。重新規劃室外空間,調整體驗動線,使其串聯整個空間路徑,形成玉溪生態實驗小學最大的自然空間特色。 因孩子們需要豐富多樣的活動需求,設計在建筑中注入大量廊道、平臺、樓梯等非正式交流空間,讓他們能在其中自由漫步嬉戲。課后孩子們的行動空間,更可以擴展到山體區域,每時每刻都可以引發運動與無限可能。孩子們總能在這片綠林找到自己所喜愛的“角落”,課堂從室內延伸到室外,在樹蔭下、陽光下、微風中…… 從成本控制與平衡出發考慮,原有的教學樓建筑結構將不做改變,通過在外立面加筑木質鋁板格柵做美化,在建筑頂部構架與底部外部加以裝飾線條,使其與新加建建筑風格統一。而新建建筑則利用山地豐富的豎向層次,塑造極具想象力的空間場所。 設計關注基于功能需求下質量與成本的平衡,堅持對品質的追求和兒童健康成長的專注,更是將城市更新與校園改擴建相結合,從多層級的策略思考、全方面的設計落實,極大提高土地和空間的利用率。伴隨著舊建筑的更新、功能的改善、自然的維護,城市活力正漸漸喚醒。
你可能對這些感興趣